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3 王与年迈的兽(1 / 2)



乐器之王,听到这个词会想到什么呢?



其实是个挺无所谓的话题,不过曾引起短暂的讨论。



三月,我们学校将举办音乐节,作为本学年最后一次活动。主要内容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合唱对抗赛,但在最后准备上演巴赫的康塔塔,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眼下正在排练。



这支自愿组成的合唱团,是过去靠华园老师的人气加上诗月努力推销(?)从全校募集的人员,有不少没有选修音乐课的学生,结果平均来说对音乐并不算熟悉。练习时经常问出我根本想不到的问题,结果偏离正题。比如高音谱号的形状为什么这么有意思?还以为是叫Tone符号呢。还有为什么A是la而不是do?等等。



[译注:高音谱号日文为“ト音(to on)记号”,但在日文中常被误记为“トーン(Tone)记号”,二者发音相近。]



排练没有进展让人头疼,但能发现新的观点的确挺有趣。



就这样,排练时聊到其实巴赫生前作曲家的身份完全不出名,只有演奏风琴的技术得到认可,家境算不上富裕,说到这儿一名二年级的前辈表示:



“可风琴不是乐器之王吗?不赚钱吗?”



“诶,乐器之王?”



其他同学不同意。



“风琴?就那个?”



有人指着音乐室墙边并排摆着的两台电子风琴说道。那两台琴比立式钢琴还小,毫无王者风范。



“不是这个,是教会里那种,和建筑连一起的。”



是说管风琴。要说规模的确是最大级别了吧。



“咦,乐器之王不是钢琴吗?”



“我觉得是小提琴。”



众人争论起来,一时没法排练。



当天回家前,乐队成员们聚到一年四班开会时我忽然感到好奇,便提起同样的话题。



“乐器之王?当然是三角钢琴了。”



钢琴手凛子立即答道。



“在网上搜,也是说钢琴的结果最多。”



“等等,这种事能少数服从多数吗?”



不知为什么,朱音奋起反驳。



“现在乐器之王已经是吉他了,电吉他!”



她抚摸着手里的吉他盒,理直气壮地说道。



“其他乐器可没有这么厉害的表现力。钢琴是方便,但音色不是只有一种嘛。”



“要说用效果器改变音色,那钢琴也行。”



“不只是效果器啊!小凛你不是吉他手所以不知道,弹吉他是直接接触发声的位置,根据弹法,声音完全不一样喔。”



“那朱音也不是钢琴手所以不知道,钢琴也可以根据弹法随意改变音色。”



“演普罗科菲耶夫的时候大多数声部也都是我弹的!如果不是乐器之王可做不到。”



“但我只靠一台钢琴就能和所有声部抗衡,要说器量是钢琴更大。”



两人争论不休,诗月则在一旁笑眯眯地望着。



“诗月你不参战吗?”我问道。



“说鼓是乐器之王太勉强了呀。”



诗月说着优雅地微笑。



“而且不管谁说什么,演奏时都不能无视鼓。无论王者是钢琴还是吉他,鼓都一样是拥护国王的城堡。”



“小诗的意见这么正经,到此结束吧。”



“真遗憾。拿这个说相声还不够有意思。”



朱音和凛子痛快地结束争论。



“但大家都很喜欢这种话题啊。提到这个的人估计也不是很了解音乐,只不过以前在哪里看过管风琴是乐器之王就记住了。”



“评等级或者排名之类的话题总能引发讨论嘛。”



“明明找不到能说服所有人的结论,可这类话题从来不会绝迹……”



听我不经意嘟囔这么一句,凛子立刻冷淡地插嘴:



“不正是因为得不出结论吗。”



“这么说也是。”



“比如问起谁是钢琴之王,我觉得是波里尼,但肯定有人说是鲁宾斯坦,或者里赫特,估计还有人都没听过就说是拉赫玛尼诺夫。小提琴之王……我觉得肯定是海飞兹,但也有人会说是约阿希姆或者奥尔。说大提琴之王是卡萨尔斯的话十个人里有九个没意见,但绝对有人觉得是罗斯特罗波维奇。”



“要说爵士之王,差不多也有十个候选吧。”诗月道。“比如班尼·古德曼,迈尔士·戴维斯或者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喜欢爵士乐的人光是这个话题就能吵上一晚上。”



她们提到好多人名,但无论古典还是爵士都不是我的战场,听了也不太懂。这几个人也差不多算乐痴了吧?



“要说摇滚之王,倒是找到大家都接受的答案。”



听朱音突然说这话,我吃了一惊。



“摇滚之王?甲壳虫?但也有其他候选的吧。比如普雷斯利,滚石还有查克·贝里……好像迈克尔·杰克逊也被人这么叫过。”



“很遗憾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那个唱直译摇滚的人。”



“原来是那个国王大人啊!确实没意见!”



[译注:此处指日本音乐家“国王大人(王様)”,自称本名叫“王样治郎”,主要音乐风格是将英文歌直译成日文后配原曲来唱。]



正当我们聊着闲话时,音乐室的门被打开,小森老师冲了进来。看到我们,她脸上一瞬间闪过安心似的表情,跑过来后说:



“太好了大家都在!”



这人去年还是大学生,面容也显得稚气,凑到我们中间来到桌边,我只觉得又多了一个同学。



“我问一下,乐团(orchestra)的乐器大家都会什么!?”



听到唐突的问题,我们互相看了看。乐团?是说我们Paradise Noise Orchestra吗?



“我是贝斯,吉他和键盘也……话说我们负责的部分老师知道的吧。”



“啊不是说PNO,是真正的,呃,就是古典乐团!管弦乐!”



越来越让人搞不懂了。



“古典吗,我什么都不会。”



“我也只会钢琴。”凛子说。



“我会一点小提琴。”朱音的话让我吃了一惊,但小森老师的兴奋劲可不同寻常。



“小提琴!? 能拉吗!哇,太棒了!”



“我练过定音鼓。祖父说大乐队(big band)里用得到让我学的。”



“定音鼓!太好了!”



老师坐在椅子上,身体像兔子一样一蹦一跳。



“认识的乐团人手完全不够,正面临危机!”







“山野小路交响乐团”是个业余乐团,活动据点位于凛子家所在的区。星期六我们来到的练习场地也是距离高中只两站路的区民会馆。



聚在那里的乐团成员们平均年龄相当高。最年轻的也有我父亲的岁数,好几个老伯看起来是退休后感兴趣来参加的。



“欢迎欢迎,今天能过来真的非常感谢。”



其中看起来最年长的老人过来迎接,他眉毛和下巴上的胡子都完全变白了。



“小森老师教的学生很棒啊,真没想到会带来四个这么可爱的女孩,排练的时候也能热闹不少。”



四个女孩……?嗯?我今天穿着普通的便服啊?



“真琴同学穿过各种女装,已经染上那种气质了。”诗月嗤嗤地笑着小声说,这话好可怕。不对不对不对!



“我联系的时候说‘找到临时的外援了,大家都是女高中生’,可能是因为这个让他误会了。”小森老师道。原来如此,这么回事吗,不是我的问题就好。



然而凛子听了嘟囔道:



“不可能只因为那一句话就误会,是村濑君本人的问题。”



“你少多嘴!我都尽量不去想了!”



我还嘴道,然后再次环视排练场地。



这里是普通的大会议室。长桌全被推到墙边,只摆上钢管椅子,定音鼓和低音提琴等大型乐器已经被搬进来,乐团成员们也一边谈笑一边准备自己的弦乐器管乐器。



“……这地方,隔音之类的没问题吗?”



我忽然担心起来问道。白胡子老人哈哈一笑。



“一点隔音措施都没有,就是个普通的屋子。会馆的业务员说让我们排练时尽量控制音量,不过其实做不到嘛。”



“我也觉得……”



“不过巧的是古典音乐常被看作是高雅的东西,只要演奏不差,便容易被周围当成是提高思维能力的背景音乐。对我们而言可以高兴地利用这种心理,在会馆正中央用大音量练习。”



这样啊。要是摇滚乐就不行了。



“不好意思,还没自我介绍。我是小此木,担任乐团团长,另外负责大贝斯。”



我握住他伸出的手。接着,小此木又依次和朱音、诗月和凛子握手。低音提琴手啊,我回想他手掌的触感,上面带着长年累月肩负起乐团里所有乐器的顽强气质。



“大家好像都是华园老师的学生。”



准确来说,诗月没上过华园老师的课,但也相当于她的学生吧。毕竟直到去年夏天都经常待在一起。



“那个人也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缘分呀。像小森老师,还有大家都是。”



小此木先生说着笑了,脸上挤满皱纹。



“小华生病以后,奔着她来的那群大叔再也不来了嘛。”吹双簧管的阿姨也笑着说道。



据说华园老师曾在这个乐团演奏。



“是音乐大学的毕业生聚在一起组的乐团吗?”凛子问道。



“不不不,大家都是外行,没什么水平啦,以前还拜托老师指导弦乐器呢。那个人所有弦乐器都会,我真没见过那样的人。”



正当小此木先生说话时,用胳膊夹着小提琴盒的苗条阿姨也凑过来加入对话。她自我介绍说叫田端道代,是首席小提琴手。



“同时会小提琴和中提琴的人当然很多,但再加上大提琴,就很少有人都会拉,更别提还有大贝斯了。”



“我们这儿人数不够,于是让她演大贝斯。在不懂的人看来可能觉得大提琴和大贝斯差不多,但其实完全不一样。”



“华园老师是负责大贝斯啊。”



我都不知道。



原来她——是贝斯手吗,和我一样。



仔细想想,我对那个人几乎不了解,只看到了她有意展现出的一面,甚至不知道她读大学时的专业。



“她说自己是作曲专业的,所以所有乐器都略懂。”



“那个水平可不只是略懂。”



作曲专业。原来如此,说起来她擅长编曲来着。



本想多听听华园老师的事情,但也不能把宝贵的排练时间浪费在闲聊上。首席小提琴手田端女士问道:



“那个,拉小提琴的是哪一位?”



“这里!是我!”朱音说着拿起自己的小提琴盒。



“太感谢了。哪个业余乐团都常年缺弦乐。”



“是吗?”朱音道。“还以为小提琴人气很高呢。”



“果然还是难度太高吧。在高中,社团活动也完全找不到搞弦乐的不是?”



“啊,我们学校也没有,只有铜管乐队。”



“对对。学过吹奏乐器的人很多,可管乐器每个声部只有两三个人的位置,结果乐团经常是遇到很多吹铜管乐的人过来,却完全找不到弦乐的人。”



也没办法,我心想。毕竟小提琴也好大提琴也好都没有品吧?一开始光是想找准音就要花上几年了吧。还不等体会到合奏的乐趣,高中三年的生活已经结束了。



“那你是一提就坐我旁边的位置——”



朱音被首席带走了。



“定音鼓是哪位?”小此木先生问道。诗月上前一步,低头致意。



“虽然练的是爵士乐……”



“哈哈,我们这儿也有,爵士爱好者,还会在全员到齐之前演一演《Sing, Sing, Sing》。”



[译注:《Sing, Sing, Sing》,由爵士音乐家路易斯·普利玛作曲。摇摆乐的代表曲目之一。]



定音鼓被安排在墙边,旁边横放着一个很大的盒子,看来是靠近低音提琴。是不是无论哪种音乐,贝斯和鼓都是离得近更容易配合啊。



这时我想起一件重要的事。



“说起来指挥是哪位——”



令人吃惊的,是小森老师怯生生地举起手来。原来是你啊?



“我姑且是指挥专业的。虽说录取率最高。”



“小森老师的指挥棒挥得可相当不错。明明这么年轻,真不简单。”



听了小此木先生的话,小森老师显得很难为情,完全看不出指挥的威严。



“好啦!今天有几位是新来的,而且反正人到不齐,就先合奏试一下!”



小此木先生大声说道,乐团成员们纷纷停止闲聊,接二连三地就位。



不久后,第一双簧管肃穆地吹响A音,众人开始调音。被一群老人围在中间的朱音显得发怵,但握弓的手型非常像样。她真的什么都会啊。虽然听说小时候父母遇到什么都让她学,但小提琴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学会的。



听着其他二十几人的乐器在调音中依次跟进步伐,我心想:



好羡慕,好想加入。之前从没有体验过这么多人一起合奏。虽说是外行组成的乐团,或许没那么值得期待。



凛子在旁边小声说:



“要是我也会一样乐团的乐器就好了,感觉现在单纯是来打扰他们,真过意不去。”



旁边的大提琴手开口:



“不用在意,随时可以来玩。能有人在旁边客观评价,对排练也有帮助。”



凛子点点头,拿来两把钢管椅子放在乐团正对面,坐下后双膝并拢,挺直后背。尽管对她散发的紧张气氛感到困惑,我也在她旁边坐下。



事后回想起来,恐怕凛子当时已经意识到了。



和我不同,她从小泡在古典乐里,已经有那个底子。所以就算还没听到演奏,看了也会明白。



“今天铜管不够,两个长笛也有一个请假。”小此木先生说道。



“那家伙好像要忙着老老介护,顾不上玩乐团了。”



[译注:老老介护,指老年人照料老年人,在日本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唯一的长笛手开口道,众人都笑了。



“演朱庇特吧,只演最后一个乐章。然后,嗯,宫藤小姐和百合坂小姐能跟多少就跟多少,先试一下。要是觉得哪里不顺眼,或者觉得不愿意和我们这些没水平的家伙一起演,不用顾虑直接说就行。”



众人再次笑起来。



但,当首席小提琴手抬起琴弓的瞬间,松懈的气氛便消失得一干二净。



十几根琴弓的尖端一齐冲向天花板。



小森老师站在乐团正前方承受着所有视线,她猛地挺直后背抬起双手。由于乐团规模小,于是没用指挥棒,但我仿佛看到有光束从她指尖射出。



最初的呈示部,是第一小提琴的细语随着第二小提琴烟霞般的震音流淌而出。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的透明色涂抹重叠,管乐器以此为信号整齐地抬起头来。



诗月敲响定音鼓,一击便将室内的空气浓密地压缩。



莫扎特最后的交响曲——第41号,《朱庇特》。其乐曲编排之精致与合理性只能以天衣无缝来形容。“山野小路交响乐团”全体的合奏井然有序,以最高速度冲过只用闪耀的玻璃构成的対位法迷宫。



不久前还不以为意地觉得这乐团是群外行拼凑的,真是太惭愧了。精彩的演奏告诉我,他们久经磨练,对莫扎特也研究得透彻。连我都能感觉到被银线穿过脊背般的紧张感,只能在膝盖上紧紧握拳,屏息听得入神。小森老师的指挥棒极其极限地转弯,指引乐团经过距离最短的美妙轨道,冲进结尾的多重赋格。



尽管依依不舍,小森老师还是用指尖干脆地切断最后的和弦。



我下意识起身鼓掌。演奏时的紧张感消失的瞬间,身体不由自主地行动了。指尖传出令人愉快的麻痹感,穿透空气。



身旁的凛子也是同样的反应。



“啊哈哈,多谢多谢。”



小森老师转过身来,难为情地笑着,脸上和以往一样是新任老师那副靠不住的面容。方才支配者的表情已经不见一丝踪影。



“哎呀好久没这么紧张了!指挥莫扎特的时候稍微松懈一点就要变得跟节拍器一样!而且身后还有两个对音乐比我要求还严的孩子听着。”



老师轻快地说道,但我没能立刻回应。



再仔细一看,朱音被小提琴手们围在中间,脸色发青。我只是作为观众听着,但她可是作为乐手死死抓住那辆特快列车跟完了整首曲子。



至于诗月,已经趴在大鼓的鼓皮上。定音鼓可以一击引领整个乐团的呼吸节奏,作用相当重要,可看她这样子,已经完全被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掌握了主导权。



两人的演奏都绝不算难看。



更准确来说,是周围帮衬着没让她们显得难看吧。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暴露出演奏的缺点更让人受打击。



“……对不起。还以为只是来当个外援,想法太天真了……我会多加练习。”



朱音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我,我也是……明天去祖父家拿定音鼓……”



周围的大叔大妈们连忙开口:



“哪有的事,这才第一次合奏嘛!”



“很棒啊,演出莫扎特的味道了!”



听到安慰,朱音越来越畏缩,垂头把小提琴和琴弓放在膝盖上。



“音乐会,是下个月吧。在那之前,我绝对……把朱庇特——其他还准备演什么?”



听了这话,乐团成员们的视线在小森老师、小此木先生和首席小提琴手田端女士的脸上徘徊。



“呃,这个吧——”



小此木先生为难地开口。



“曲目还没决定,朱庇特……也只是大家都熟悉就先拿这个练,正式上台时估计不会演……”



“诶,可是,只剩一个月吧?”



虽然不是很了解古典音乐会,但上台一个月之前还没决定曲目,不是很危险了吗?



“是的。但今年开始团员们接连离开,计划好的曲目已经演不了了,现在还在拼命找外援,但怎么也……”



诗月和朱音要面对这么艰难的情况吗,责任太重了。



“果然还是因为失去了区认定的资格啊。”



“那之后一口气就少了很多人呀,毕竟兼任的人挺多的。”



团员们突然一副日子不好过的语气。



“是补助金之类的问题吗?”



“不不不,没那么严重,草根乐团而已。”小此木先生道。“只是得到认证资格以后,可以定期免费使用文化会馆。那里无论是演播室还是音乐厅都很棒,普通人想用只能抽签,概率特别低。”



闻此凛子开口:



“是这个区的——外围团体吗?未来文化创成财团?”



“哦哦是叫那个名字。记得是公益什么什么法人来着。”



为什么凛子这么熟悉?心里的疑问眼看到了嘴边,但小此木先生继续说:



“能在那里定期开演奏会是我们一个不小的卖点,但去年没通过审查。哎,连大贝斯都只有一个人,也没办法。”



“……是因为……华园老师退出了吗?”



“哪儿的话!怎么能怪老师呢。”



听小此木立刻反驳,我便明白自己的臆测基本没错。



“是我们没能立刻补充人手不好,况且如果没有老师加入,一开始也根本拿不到资格。”



“但二月份的音乐会总要想办法呀。”



“而且预售票都卖完了。”



业余乐团的音乐会,预售票卖光了?



“那不是很厉害……虽然人数少,但莫扎特或者海顿就能演吧。为什么定不下来呢?”



“下个月的演出有点特别。观众都是年轻人,估计大多完全不懂古典乐吧。今天找大家过来,也是想商量一下曲目。能不能想到什么曲子,演给高中生大学生那种不熟悉的人也能受欢迎?”



小此木先生说着,拿出一张传单给我们看。



“2/14 山野小路交响乐团 恋情成真! 情人节音乐会”



纸上没写上演曲目,但印满了心形。







第二天,在学校不着痕迹地打听,发现知道情人节音乐会的学生意外多,还有人说自己认识的人买了预售票。



“山野小路的情人节演出吧?挺出名的,只限情侣入场的音乐会。”



“我学姐就是去看了那个之后和现在的男友交往的。”



“好像要是两人同时鼓掌就代表特别般配来着?”



“有送巧克力的环节吗?带BGM的。”



毫无根据的传言接连不断。



放学后,我们从小森老师口中得知真相。



“华园学姐为了吸引观众,非常努力地散布了各种传言。”



“诶,那成就恋情的效果是骗人的吗?”



诗月紧紧抓住老师问道。



“该说不可能有那个效果吧……啊,不过促成了不少对情侣倒是真的。”



“男女两人已经能在二月十四号一起去听音乐会,还处不上就怪了。”



凛子冷淡地说道。倒也是,人们就是这么被骗的。



“最开始呢,是学姐跟学生还有朋友推销,‘两个人一起来门票打折喔’‘给你介绍约会计划’‘演的曲子很适合恋人听’等等,拿这些理由吸引人过来,不过有对情侣来听过以后进展顺利的传言径自传开,学姐就想到在这方面下功夫,到处散布传言。”



感觉她的确擅长干这种事……



“现在已经是最热门的音乐会了。场地也是文化会馆的大音乐厅,去年还没被取消资格时预约的……所以绝对不能让观众扫兴呀。”



“真的是责任重大,得加紧练习了。”朱音说道,然后忽然朝我看过来。“啊,不过乐队这边有可能留腾不出太多时间……下次演出有安排了吗?”



“下次想加上伽耶一起演,估计是新学年之后了吧。”



“这样啊,那我就努力准备音乐会!如果在PNO加小提琴感觉也会很有意思。”



毕竟给乐队起名时参考了电光交响乐团(Electric Light Orchestra),就我而言把小提琴搬上舞台也是一种憧憬。真羡慕,我也想加入乐团,体验真正的交响乐演奏,可惜哪样乐器都不会。



也不知凛子是不是看懂了我的心情,在旁边的座位上叹了口气说:



“要是我也能帮上忙就好了……可是只会弹钢琴。要是选协奏曲,主角就变成我了,对不起乐团的人。”



“古典乐里没有带钢琴的交响曲吗?就是说,不是乐器独奏,而是作为乐团的一员。”



对古典了解最少的诗月问道。



“不是没有,比如肖斯塔科维奇。”凛子提不起劲地答道。“但特别少,另外我不太喜欢那种用法。钢琴的声音和管弦乐合奏融不到一起。”



“真是不可思议。明明在爵士乐里钢琴反而更像是节奏组的一员。”



“在古典乐的世界,果然钢琴是乐器之王呀。”



“啊哈哈,旧话重提了呀。”朱音笑道。



“但是呀,实际上钢琴专业的人很多都一副称王似的气质……”



小森老师小声嘟囔了一句。估计是刺激到了她音乐大学时代的什么记忆。



“不是说性格如何如何,那个,他们都坚信世界围着自己转。”



“会不会单纯是老师你和他们性子不合……”



“都说了是真的啦!钢琴就是这样!那来猜个简单的谜语啊,知道钢琴奏鸣曲是怎样的曲子吧?”



我们一同眨眨眼,互相看了看。



诗月不太自信地回答:



“是钢琴的——独奏曲吧。那个,以前——”



“对。‘奏鸣曲(sonata)’这个词在意大利语的原意是‘被演奏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曲子’。钢琴曲。那下一个问题。小提琴奏鸣曲呢?”



不知是不是觉得好对付,老师出题的方向对准了诗月一个人。



“是小提琴的,呃,独奏曲吧?”



“遗憾!回答错误!”



小森老师非常高兴地两手交差摆出“×”形。她真是稚气,这个时候甚至显得比我们年龄还小。



“正确答案是小提琴和钢琴的二重奏!如果是小提琴独奏,要专门在前头加上‘无伴奏’三个字。那第三问,大提琴奏鸣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