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8章 技术专家(1 / 2)


伦敦,BAE系统公司总部。

在秘书把咖啡送来的时候,王栋第三次拿起了放在报架上的《金融时报》,坐在对面的阿齐兹在玩手机。

王栋的公开身份,依然只是D&F军械公司总裁的私人保镖。

只不过,这次带上了阿齐兹,由他充当司机。

走廊对面的总裁办公室里面,D&F公司的技术专家已经做完产品介绍,现在由BAE系统公司进行评估。

不是赵禹,是杰克-陈。

赵禹早已名声在外,别说来BAE系统公司总部,即便在爱丁堡,他也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当然,“杰克-陈”只是一个化名。

陈子豪,国内一流的化学家,主要从事猛炸药的研制工作,之前在军情局管理的军械研究中心工作。

与赵禹不同,陈子豪是货真价实的科研人员,很少抛头露面。

在浙江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陈子豪就去了位于西北的军械科研所,过上了深居简出的生活。

从业八年来,他的时间几乎全都用在科研上。

别说是出国,即便是回家探亲,也没有几次。

几个月前,在参与的科研项目通过军方验收之后,陈子豪才离开军械科研所,回到江西老家。

按照安排,在二元猛炸药正式投产之后,他以正高级工程师的身份去“新保”集团担任项目总工程师,名为指导“新保”集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其实是掌握核心技术,避免泄密。

虽然“新保”集团是中央直属国营企业,但是谁能保证十万名员工个个老实可靠?

要知道,二元猛炸药不但可以用来制作枪弹的发射药,还可以用做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

用在格斗导弹上,能大幅度提高导弹的飞行性能。

因为在军械科研所工作了八年,所以陈子豪需要一些时间调整状态,军情局也需要时间为他安排新身份。

只是,回家的几个月,陈子豪一点都不适应。

用赵禹的话来说,在秘密单位工作太久的人都有这样的问题,即很难融入与适应现实社会。

在“龙四”找到他,说有一个新的秘密任务,他问都没问就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陈子豪在“龙四”的安排下从十多个国家过境,在上周来到爱丁堡,以美籍新加坡人“杰克-陈”的身份加入D&F公司,随后就取代赵禹,成为D&F公司的CTO,兼任首席技术专家。

至于赵禹,现在是分管生产的副总裁。

其实,陈子豪只是猛炸药方面的专家,在弹药领域没有多少发言权。

为此,“龙四”还派来了几名弹药方面的技术人员,其中一些已经到达爱丁堡,另外的也将在近期到达。

所幸,陈子豪带来了一些弹药方面的技术资料。

就像赵禹之前所说,在二元发射药研制成功,层叠喷涂装填工艺取得突破之后,华夏的军械企业就着手研制埋头弹,负责小口径弹药的就是“新保”集团,准确说是集团名下的科研所。

因为是全新领域,所以研制进度并不快。

在陈子豪出发前,“新保”集团的科研所只确定了基本方案,正在跟军方协商确定口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