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节(1 / 2)





  红柳在一旁看得颇为无语,小声道:“娘娘……”

  此刻不是做这种事情的时候吧?

  外头脚步声又起,想必楚镇等不到回应,只当她是同意。林若秋情急生智,大声嚷嚷道:“您要是再靠近一步,我就再也不理你了!”

  众人都惊呆了,还有这种操作?

  外头的脚步声却慢慢退回去,想必就是这句简单的话给了陛下足够威胁,难怪人人都说林婕妤盛宠无边,眼下看来倒是陛下被吃得死死的呢!

  稳婆们却都松了口气,从来没听说哪个皇帝陪着妃嫔主子生孩子的,规矩体统还要不要了?看来还是林婕妤识大体,这位娘娘并不像传闻里那样性情乖张。

  她们哪晓得林若秋纯粹是在乎颜面的缘故,顶着这么一张水鬼般的脸,要是楚镇还在一旁盯着,林若秋铁定会更加紧张。

  现下却好得多了。

  她还未来得及松口气,那稳婆便惊喜的唤道:“娘娘,孩子的头快出来了,您再加把劲!”

  林若秋此生从未遭过这样大的罪,她小时候顽皮,磕磕碰碰的没少伤过,那时候也会哭得惊天动地,可是和今日的苦楚比起来简直是蜉蝣比苍天,下辈子她一定要投胎做一个男孩子,免得再承担这份生儿育女的重担。

  难怪总说有些事非亲身经历不能体会,林若秋之前总听人说得骇然,心中实不以为意,如今有了切身感触,她才知晓那些话都是实话——生孩子这种事绝对是天底下最最悲催的,没有之一的。倘若说之前她还对楚镇的残缺颇为同情而想要予以慰藉,现下林若秋就觉得自己完全脑子进了水,楚镇再倒霉,他至少不用生孩子呀!

  她甚至愿意跟皇帝调换一下呢,也好让他设身处地体会一下类似的滋味,可惜这种事大概比穿越还罕有……

  林若秋就这么迷迷糊糊走神的当儿,孩子生下来了。

  稳婆兴高采烈地在婴孩屁股上拍了一掌,那个皱巴巴的小生命却哇哇大哭起来,众人皆笑道:“中气十足,是个好孩子。”

  林若秋吃力地望着被褥另一头,想坐直身子,却发觉自己半点使不起劲来,只得勉强问道:“是皇子还是公主?”

  稳婆稍稍凝滞了下,继而仍旧满面笑容的道:“恭喜娘娘,您生了一位健壮的小公主。”

  可能离皇帝的预期稍稍偏差了点,不过林若秋也没奈何,她总不能把孩子塞回去重塑,因朝对面点点头,“抱出去让陛下瞧瞧吧。”

  稳婆小心翼翼地裹着襁褓出来,楚镇立刻起身,按捺住心头的激动沉声问道:“林婕妤想必一切安好?”

  “陛下放心,林主子好着呢。”稳婆含笑将孩子送上,略踌躇了下,便慎重说道:“是位小公主。”

  生怕皇帝因此而失望,她忙补充道:“您别恼,民间常说,先开花后结果,林婕妤是个有福气的,想必日后会再为陛下添一位小皇子。”

  谁知楚镇脸上没有半点不悦,反而诧道:“朕有什么可恼的?无论皇子公主,都是朕的骨血,朕一样疼爱她。”

  说罢,便认真地接过襁褓细瞧,还忍不住在婴儿光溜溜的屁股蛋上亲了一口,也不怕那层淡青胡茬扎人。

  稳婆不禁哑然,原本准备了一肚子的安慰之语也没派上用场。哪怕在民间也不乏重儿轻女之人,皇帝却这样开明,委实叫人可敬可叹。

  林若秋见皇帝抱着孩子进来,本想表示一番臣妾无德,没能为陛下绵延后嗣,可谁知楚镇轻轻坐在床头,握起她的手认真说道:“若秋,谢谢你为朕生下一位公主,朕很喜欢。”

  林若秋察言观色,见他脸上并无任何不满,心内稍稍释虑。也对,皇帝膝下一直空旷,能添位公主已是相当大的慰藉,只是从江山承继的角度而言,还是稍稍有些遗憾。

  “那么以后……”林若秋试探着问道,莫非皇帝被这些年的压力磋磨,已经绝了念头,愿意过继其他宗室为后嗣?

  “什么以后?”楚镇若无其事的道,“咱们总还会有孩子的。”

  呃,难道他还没被打击到谷底吗?林若秋正在纳罕,楚镇悄悄凑近她耳畔,“放心,太皇太妃送来的东西,朕已细细研读过,不会像上次那么潦草了。”

  林若秋白成纸的脸唰的显出红晕,他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这种事情?偷偷说也不行,何况在她刚刚生产过后。

  总不能指望她明年再添一个孩子罢?她不信世上真有这样的巧合,次次都能一发入魂的。

  第51章 无忧

  琼华殿闹出动静的时候, 魏太后在长乐宫这边亦收到了消息。

  方姑姑递了盏茶到魏太后手里,悄悄说道:“奴婢着人打听清楚,绿柳姑娘的确是去了太医院, 这会子又不是请平安脉的时辰,想必定是林婕妤发作了。”

  魏太后数着腕上佛珠,“算算日子, 的确是差不多了, 但愿她是个有福气的。”

  方姑姑见她不为所动,亦没有半点前去探望的意思,只得陪笑道:“林婕妤头一遭怀胎,况又是陛下唯一的骨血,若太后您能前往镇场, 想必林婕妤将至为感激。”

  魏太后冷笑道:“哀家要她的谢意做甚?林氏若有福, 自然能母子皆安;若无福, 哀家去了反而沾些晦气。”

  方姑姑无法, 原想在太后与林氏之间打个圆场, 谁知这位半点不领情, 这样下去不是两败俱伤么?

  方姑姑想了想, 因劝道:“但陛下想必也会过来, 太后您病了这些日子, 陛下一直没能前来,固然是因朝政繁忙的缘故, 可对您也不该不闻不问呀!若林婕妤生下一位小皇子, 陛下心中喜欢, 想必那件事便可过去了。”

  魏太后知道她说的什么事:虽则纠纷起于兰小子鲁莽在先,可皇帝没准以为是她故意指使的,以为她见不得林氏好——魏太后固然厌恶林若秋,可也犯不着去对付一个孩子,何况林氏腹中到底也是她的亲孙儿。

  她为了保护魏语凝,倒无形中担起了罪名,魏太后想起来何尝不牢骚,可惜承恩公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算她将魏语凝交出去,也不能完全撇清嫌疑。

  眼下这种僵持的局面却是魏太后不免见到的,再过几个月便是魏太后的千秋,倘若皇帝连寿宴都不肯为她这位母后举办,那魏太后在宫中就真的毫无立足之地了。

  想到此处,魏太后亦有几分紧张,遂肃着脸起身,“林氏虽对哀家毫无尊敬之意,哀家却不能顾着她的体面,方含,你随哀家过去瞧瞧。”

  方姑姑听了这番居高临下的话,虽不怎么认同,好在魏太后肯让步就已经是万幸了,她还敢多说什么,连忙满脸堆笑的跟上。

  到了琼华殿门首,只见来来往往的仆从喜气盈盈,里头也重新显出秩序井然的模样,方姑姑便猜到事情已经结束了,便逮着一人问道:“林婕妤情形如何?”

  那人见是太后身边的姑姑,连忙施了一礼,语气轻快的道:“娘娘生下一位公主,陛下很是高兴呢!”

  是公主啊。方姑姑并没觉得如何失望,宫中冷清至今,能有一位公主已经很不错了,何况能生女儿,自然也能生儿子。陛下还年轻,迟早会诞下继承人的。

  她正要到魏太后面前回话,谁知魏太后从旁听了个清楚,面色阴沉如水,已经来到琼华殿,她却再无进去的意思,径自拂袖转身。

  方姑姑连忙跟上,几乎是央求般的道:“太后,您好歹进去看看小公主。”

  若不曾知道消息就罢了,可魏太后来都来了,偏偏过门而不入,传出去会被人耻笑的,林婕妤与公主的面子该往哪里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