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章(1 / 2)





  他垂眸轻拍袖襕,眼底经年累月的漠然微微浮现,再抬眸望着念颐时那些情绪却都悄然无踪。

  “梅表妹早过了婚配的年纪,如今正值国丧,三年期满量她也找不着相配的好人家。”须清和眉头略蹙,一副头疼思索的模样,“朕想过了,即便是念在母后的面子上也不能置之不理。”

  他笑起来,“麒山王不是想去封地么,正妃体弱多病不是个法子,他身边缺个悉心照料的人。”

  “啊?”

  “不若就和梅表妹凑一起过日子罢。”

  念颐讷讷地看着须清和,“叫梅初吟做侧妃么?侧室……这恐怕不妥,你随口一句的事,梅家却不见得同意,还有你母后那边也未必点头的。”她越想越觉得须清和是故意的,她昨晚只是暗示他给他心心念念着他的好表妹赐婚许个人家,他竟然把脑筋动到了麒山王头上。

  麒山王妃如今还好好儿活着呢,病了好些年了,也没怎么着,何况人又不错,念颐也不希望她香消玉殒,好让下面的侧妃变成正妃。梅初吟一嫁过去就是个侧妃,侧妃说的好听,不过一个妾罢了,这是打梅家的脸嘛不是。

  要梅初吟做妾,等进了麒山王府还要看正妃脸色,郑氏病体不假,人却不好糊弄,届时梅初吟那点小伎俩怕是玩不过人家,她要倒大霉了。

  本来这么着倒也好,可须清和这一肚子的坏水到了别人那里看来怕就全是她挑唆他的了。她虽然和梅初吟不对付,但的确没那个意思啊。

  思及此,念颐清了清嗓子忙道:“兰卿,你不要胡来,就不能许个中等人家吗?”

  他饶有兴致地看向她,念颐抿了抿嘴,慢吞吞道:“不要弄的这样,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你母后愈发恼了,回头大家面上都不很光彩……嗯,我就是觉得你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

  “你猜。”

  须清和脸上带笑站了起来,他低下腰揉揉她的头发,念颐头发本来就睡得乱糟糟的这下更乱了,听见他道:“现下还早,你再睡一会子。”

  她点点脑袋,看着他走出去,无奈地撇了撇嘴。

  他怎么以为她还能睡得着,昨日分明回宫了却不第一时间去拜见太后,目下摆明了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口中嘀咕着“松懈不得松懈不得”,念颐爬下床,脚丫子光溜溜踩在氆氌毯上,海兰掀开帘蔓进来,心知她是睡不着的,便叫了宫人进来伺候早起。

  换了身份,虽然说是大家伙儿心知肚明,可是皇上说她是谁她就得是谁,叫错半个字都是死,面上更不能现出半分异样。

  突然变成一个原先不存在的人,念颐不大自在,她都准备好接受宫人们异样的目光了,却没想到所有人的反应都平常得出奇,就连昨儿晚上没见着她的都毫无异状。

  她索性也不想这么许多了,如此看来最没有进入角色的人竟然是她自己。

  等穿戴打扮好了,念颐用了点早膳就坐在窗前等天再亮一些,至少等到太后差不多起床的时候,否则早去了也是白等。

  卯时刚过,冬日熹微的晨光照在一片茫茫的白雪上,瓦片尽染,屋檐下的冰棱子似锥,闪着琉璃般五彩的晕泽。

  看着是差不多了,念颐舒了口气跨出门槛。听见叫声,以为海兰追出来撑伞了,不想却是喜珠。

  看喜珠还是那个样子,风风火火的。不过在宫里行走,她还是倾向于同海兰一道,海兰稳重踏实些,叫人觉得安心。但喜珠一副有话要讲的模样,念颐也就没阻拦。

  喜珠撑起描摹着梅花的伞面,雪点子打在伞上几乎听不见动静,无声无息。

  她一手缩进袖子里,嘴里哈出白白的雾气,开口道:“姑娘,你不在的这段日子我和采菊都担心坏了,没成想这回倒是因祸得福,得亏了夫人九泉下有知护着姑娘,方能逢凶化吉否极泰来!”

  “这么说也不错,娘亲在地底下必然是念着我的。”

  念颐把暖兜里的手拿出来,挑起喜珠散在侧颊上的碎发勾到她耳后,想了想,道:“眼下确实是顶了新的身份,我的存在也变得合理。怕只怕太后娘娘不依不饶,她不欢喜我,仍要将兰卿和他表妹硬凑在一处。”

  须清和的想法她没有说,毕竟还不曾付诸实施,麒山王对梅初吟做自己侧妃什么态度也是未知。

  喜珠抖擞了精神,一头踢踏着积雪一头道:“姑娘不要泄气,说句大不敬的,即便太后娘娘不喜欢姑娘又如何,你又不是和她成亲过日子,认真论起来,还是抓住皇上的心最要紧,等姑娘掌了凤印,做了皇后,这后宫里就是姑娘说的话作数!”

  念颐看了喜珠一眼,觉得她这些话说的太过急躁了。俗语讲“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你的”,可见很多事情强求不得,更别说做皇后这般的事。

  不过念颐自己也心知肚明,她之所以在立后一事上心态平和到这份儿上,主要还是因为须清和。

  他一再暗示加明示她要相信他,她间或有不安的时候,但更多的仍是对他的信任,只要想到他她就是安心的。谁不希望和自己喜欢的人做夫妻,做妾是一点意思也没有的,哪怕许她贵妃之位也是不同。

  喜珠没得到反应有些失望,她是觉得姑娘就算打小儿被老爷和亲哥哥冷落,人本身却是不曾吃过苦头的。

  没吃过苦的人不晓得争抢,以为一伸手,轻易就能得到所有。

  后宫却是什么地方?得亏了现下换的身份是郑家的小姐,上有太皇太后下有麒山王府和郑家,她是两方势力的中和,看在这一层上想来太皇太后也不会袖手旁观。

  是自己太操心了吧,姑娘是个有主意的,不然也不能把皇上吃得死死的……喜珠想着,看了念颐一眼,她却回过脸来对她笑,竟不知是怎的突然想到的,突兀地问道:“有家中的消息么?哥哥们都还好罢,老太太身体康健么?”

  这问的显见的是襄郡侯府,喜珠搓了搓手,反应了一下方道:“侯府的事传不进宫里来,姑娘想家了?……仔细脚下,”搀扶了一把,见念颐表情有些惘然,喜珠就道:“也不是一丁点消息也没有,六姑娘的亲事因国丧拖延下来了,嘉娴公主和洲六爷的事也是铁板上钉钉子,没跑了——”

  “喔…六哥哥同公主倒是极为登对。”念颐感怀地翘了翘嘴角,想起那个家,停了停,目视前方又问:“五哥哥呢,没有消息么,家中还没有安排亲事么?”这便要落在六哥哥后头了。

  喜珠知晓姑娘对衡五爷的感情,这么说起来,也是许久未见了。

  她遗憾地摇摇头表示不知,复道:“侯府里同外界是一样的,只道姑娘是去了禁园,姑娘现在身份不同了,过去的事还是不要多提及了罢……”

  念颐呼了口气,她其实已经很久想不起家里的人和事,收拾了心情,便先去拜见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郑氏年老了,没有念颐想象中应有的精明练达或是咄咄逼人,至少她表现在她面前的是相对慈祥的状态,仿佛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老人家。

  人上了年纪起的早,念经拜佛度日,太皇太后也不例外,她应当是决意远离纷争了,当着阖宫人的面拉着念颐的手说了好一会子话,不亲近不疏离,一切都将将好。

  等太皇太后开始礼佛了,念颐才告辞转出来。

  挨着是拜见太后,不知是不是受了太皇太后的感染,郑氏那种平静安宁的感觉让她心里很舒服,心态也不知不觉好上许多。

  有道是冤家路窄,念颐不清楚她和梅初吟是不是冤家,但宫里的路好像真的变窄了。

  老实说,她最不想碰见的人就是梅初吟,连话也不高兴和她说。上一回划花她的脸,这是结下大仇了,不是换个身份就真不是她的,况且梅初吟屡屡口出不逊,念颐很怕自己气性上来了再和她扭打起来。

  很没有形象的。

  她们在太后宫殿大门前看到了彼此,梅初吟的脸色显得极为憋屈,在过去念颐的印象里这位自诩名门的高贵嫡女不会露出这般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