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章(1 / 2)





  要是没有她自己的去留问题,这样的生活简直赛过神仙。

  经过这些日子,念颐自己都没发觉,她对须清和的依赖加深不少。究竟怎么才能抽身而退呢?真有了这个机会,她真可以眼睁睁看着别的女人和他成亲,和他举案齐眉么?

  光是想想就酸的不成了!有时候她甚至自私地希望假使自己真的走了,须清和也不娶亲,不和别人同床共枕……

  想象总是那么曼妙,现实常常迎头痛击。

  这日念颐正坐在书案前临摹山水画,她于作画上委实没有什么天分,不画成四不像也就是了,好在自己心大看得过去,所以能尽兴。

  喜珠推门进来,脚步轻轻的,朝正在研墨的海兰朝朝手,海兰看了看状似全情投入的念颐,蹑手蹑脚挪了过去,“怎么?”

  喜珠憋着气似的,“不好了,太后娘娘遣人过来请姑娘过去,不是鸿门宴胜似鸿门宴,一准儿没安好心…!”

  她说的是大实话,海兰也是这么想的,却嫌她太直白,攥了攥拳头道:“我去回禀姑娘,你别插嘴。”说着撂下喜珠就过去念颐那里,还没开口,念颐就放下了毛笔,她蹙了蹙眉,须臾又舒展开,竟然道:“不是不到,时候未到。该来的终于来了——”

  她这样了然,显见的是听见喜珠方才说的话了,海兰忖了忖道:“姑娘,我不放心你一个人过去,上回沈皇后的事才过去没多久,如今皇上不在宫里,要是有个闪失……”太后为了儿子保不齐什么都做得出来,她们姑娘要真出点什么事,她们势必求助无门。

  喜珠亦是忧心忡忡的,“皇上临走前交待,叫姑娘哪儿也别去,我看挺好,不如…不如我们打个谎,就说身子不舒坦,能推一日是一日,弄不好皇上就回来了呢!”

  念颐心说喜珠真傻,太后“请”的人,由得了她们说不去就不去么。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去就去,她内心里是不惧的,这件事确实需要解决,且看看太后的意思罢,走一步,方是一步。

  几个人给念颐换衣裳,去见太后就不好穿得随便,但也不可太华贵,倒显得她刻意去卖弄似的。

  海兰从衣柜里取出一件中规中矩的对襟艾色上衫在念颐身上比了比,还算合适,便换上了,下配一条稍鲜艳些的十六幅蔷薇绣纹湘裙,发饰也简单,只盘了发,斜里插了一支碧色透玉扁钗,对镜照了照,仍旧鲜焕惹眼。

  人呀,脸模样儿若是生得俊,稍加打扮便摇曳生姿,正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喜珠站在门口得意地道:“那位梅小姐不是在么,好赖叫宫人们看看谁比较美,别成日的在底下嚼舌根子,也不怕闪了自己的舌头!”

  “你可少说两句罢,我陪姑娘去,你和采菊留下。”海兰说完询问念颐的意见,“或是大家都去,心里安些?”

  念颐不在乎这个,“就你陪着去罢,人太多做什么,还道我害怕心虚呢。”

  是这个理,说着话,她们就出了云钦殿。

  太后派来的人仍旧等在宫门外,这份儿耐心叫人纳罕。宫人一路把念颐领到了梅太后跟前,念颐对太后基本上毫无印象,她进宫后多数时间都在东宫,外面极少去,深居简出也差不多了。

  以念颐的角度,梅氏和须清和不愧是母子,眉眼间隐隐蕴着一股傲气,眼神清亮,她又极显年轻,乍看倒十分平易近人似的。

  念颐在大殿正中跪下,请安问礼,这一套宫廷礼仪她做出来不会叫人有半分拿错处的机会,侯府出来的小姐教养和矜贵气韵仿佛是与生俱来的。

  太后嘴角带笑,还是宫中的老套路,人看着慈和,免礼平身的话却迟迟不从嘴里说出来。她和边上的梅初吟说话,“哀家是老了,你们年岁相仿,想必才有话说。”

  梅初吟淡淡地笑,一时没想好怎么接口,太后继续道:“阿吟应比念颐大几岁罢,你瞧瞧念颐,这都成亲了,你这不成器的,如今还待字闺中,再拖下去不都成老姑娘了么。”

  这话一出,下首跪着的念颐耳朵都烫了。

  她微微抬脸去看梅初吟,后者对着太后露出了羞赧不依的模样,下一息望见她,嘴角的笑弧却放大开来。

  念颐无暇分析她是否在挑衅自己,只看见梅初吟腰际那枚玉佩,熟悉的轮廓,没记错的话……正是须清和日日佩在身上那块的另一枚。

  ——龙凤对佩,果然是一对。

  ☆、第73章

  想不通,他既然和他的表妹佩戴龙凤对佩,做什么还要许诺皇后之位给她?

  念颐看着梅初吟的玉佩,越看越不舒服,就好像儿时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无端被六姐姐抢走,可至少那时候还会有堂哥帮忙,还有大伯做主,现在却不是这样,太后提携自家人,须清和的态度也或许并没有她所见的那样明朗。

  她突然很丧气,因为她愿意相信须清和的话,但是即便是把一切都设想到了最完美的地步,也就是她最终留在宫中了,朝臣不曾非议,民间不议论叔嫂这事,她判断下来自己在皇后之位上也坐不长久。

  这是显而易见的,历来后宫妃子争宠陷害手段之多,防不胜防,须清和是皇帝,他不可能只有她一个人,他还会有许多许多的妃子。

  单梅初吟便算一个,她必然是存在的,有太后撑腰,她们联手对付她,三头六臂也撑不过。而君王的爱能得几时,待到色衰爱弛,她要怎么办呢。

  这委实不是念颐想要的生活,太多的不确定性,前途太灰暗了,再加上此际这殿中压迫的氛围,她已经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可怜虫了。

  想直接坦白自己无意留在宫中的决心,嘴巴抿了抿,又发觉竟是舍不得就此都见不到须清和。她颓然地垂下脑袋,其实一直都知道自己这么矛盾,这么不果决。

  梅太后注意到念颐先前的眼神落在梅初吟腰间,顺着看过去便明白了。玉佩确实是她所赐,寓意不言而喻,倒是儿子明知此玉佩另一枚属于梅初吟却仍愿意佩戴叫她意外。

  后来想想也明白了,自己养大的孩子,还不晓得他么?皇帝是将计就计,以图安抚她这个与他心意相背的母后。

  思及此,梅太后再次看向了跪在正中藻井下的顾念颐。要说起来,这孩子眉眼儿果然十分水灵,脸模子小巧精致,家世…也算没得说,若不是嫁与了太子,其实是可以允其进宫做个宠妃。

  只可叹,这世上从来没有如果,更加太后恐怕顾念颐想要的不是小小的妃位或者贵妃的位分。

  这后宫中皇帝的女子,就没有一个不肖想凤位的。

  太后耷拉着眼皮,抬手把殿中不相干的宫人都遣退出去,只留下了梅初吟。念颐看着自己的袖拢,里头指尖按在铺着厚厚氆氌的地上,眼中微染上躁意。

  时间仿佛是停滞的,她猜测着太后会怎么处置自己,像沈氏那样直接下毒不见得,毕竟梅太后和沈皇后不是一路人,假设她不要她的命,那么她只会有一个去处——

  “哀家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上首太后发话了,语调徐徐地道:“顾念颐,你若是对兰卿真有几分感情,便不该看着他一意孤行铸下大错。如今这时节,他初初登基,如你所见帝位并不稳固,太子一党残余势力犹在,麒山王亦虎视眈眈,你顾念颐若为后,岂不是与人话柄么?”

  念颐闭了闭眼睛,心里很不是滋味,抬首时却面目平静,“是,太后娘娘说的不错。”

  太后见她识相,扯嘴笑了笑,“与哀家作对,任何时候你都占不了便宜。自然,兰卿此番放心离开是知道哀家这为娘的看在他的份上不会贸然动你。他是对的,可哀家,除了是他的娘亲还是太后,哀家决计不能放任你这样的祸害继续留在后宫。”

  念颐僵硬地磕头,不辩驳不顶撞,只把自己当作个傀儡,又听太后理所当然地说道:“哀家会送你前往禁闭太子的禁园,对外宣称是你自己逃宫出走……”

  也就是说,届时须清和回来听到的消息只会是她自己逃出皇宫不知所踪,而幽闭太子的禁园路途遥远,消息闭塞,也许她死了都无人知晓。

  念颐背后发凉,却只能点头叩谢“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