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替身他上位了第6节(1 / 2)





  她千里迢迢从苏州过来,原来是因为逃婚。沈家在苏州不过是个正六品苏州通判,这么些年,不受恩宠,落魄了许多。

  家中父母为了前程,将她许配给了知府庶子。沈清云这才从苏州逃了,来京都避难。

  苏州离京都千里,她是个女子,又生那样貌美,难怪要女扮男装。

  姜玉堂将信封放下,自古女子对于婚嫁一事都过于被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确定了女子一身。

  沈清云一个女子,能有这番勇气,着实不易。

  “世子。”赵禄跟在身后,问:“上次您说,要将表少爷撵出府,还作不作数了。”

  姜玉堂搭在桌面上手指敲了敲,他确是想将人撵出去,这也是对他最有利法子。

  可瞧着她身世,脑子里再一想便是她看向他眼神。她几次看他眼神,都像是带着光似。

  让人难以忽略。

  “先这样。”

  姜玉堂起身,将信封凑到烛火边燃了。屋内腾起一股烧焦味。这时,书房门被人敲了敲。

  外间,侍卫站在门口,小声儿到:“世子,宫中来人传您过去。”

  永昌侯府马车停在了宫墙门口,神武门那儿有太监早早就在那儿候着。瞧见来人,立马迎了上去。

  姜玉堂跟着太监走在宫墙之中,直到走到乾清宫门口才停了下来。

  他今日穿着一身玄色素面杭绸锦袍,腰间是一枚白玉双环佩。整个人沉着脸站在汉白玉石阶下,端是面如冠玉,如松如竹。

  刘进忠从大殿中出来,瞧见这一幕,眼神闪了闪。

  “姜世子。”

  永昌侯镇守北疆,功高盖世,其名下只有这一位嫡子,日后永昌侯一切都是这位。

  而这姜世子自个儿也争气,出身显赫,却能文能武。

  少时更是曾得过前太子陈琅亲自教导。

  国子监读书时,才华横溢,其光芒压人不敢直视。论起武来,骑马,射箭,更是样样拔头筹。

  整个京都少年郎,少有能与姜世子匹敌。

  只如今年才十九,少了少时那些张扬。自打一年前,沈府大公子去世之后,姜世子再也没有大肆出过风头,连带着永昌侯府都低调了许多。

  “陛下在里面等着您呢。”

  刘进忠笑了笑,赶忙低下头带着人进去。

  乾清宫内一片寂静,人刚走进去,便是闻到一阵龙涎香。姜玉堂目不暇视走上前,直到走在大殿中央才停下行礼。

  “臣叩见陛下。”

  帝王坐在龙椅之上,头顶朝珠垂下来,半张脸隐在光影之中。帝王今年快五十,但因常年吃丹药之物,面上显得年轻不少。

  “起来吧。”

  他伸出手,看向下面目光倒是带着几分慈祥。

  “前段时日听说你身子不适,如今可好些了?”永昌侯世子在府中晕倒,这点儿自然逃不过帝王眼睛。

  “多谢陛下关心,如今已无碍。”

  姜玉堂站在大殿之中,玄色长袍衬人长身如玉。帝王坐在最上方,看下去眼神却是出了神。

  他目光落在姜玉堂脸上良久,微微叹了口气:“你这张脸,生与你舅舅一模一样。”

  姜玉堂身子未动,唯独脸抬了起来。

  十九岁30340姜玉堂,一张脸生灼灼其华,五官与面容都是一等一好,眉眼精致却是不输半点疏朗之气。

  “当年,少卿离京时也如你这般大。”

  帝王语气里带着叹息,光听声音而言,还带着些许遗憾。可唯独姜玉堂,漆黑眼帘之中幽深一片。

  沈少卿离开京都那年,十九岁,跟现在他一个年纪。

  当年他才八岁,他舅舅却已经是需要所有人仰望程度了。那时,整个盛京无人不知晓两位公子名号。

  一位,是那位自幼便温润儒雅,玉洁松贞前太子陈琅。

  再有一位,便是光风霁月,深人雅致沈家儿郎,沈少卿。

  两位鲜衣怒马少年郎,打马在长安街街头。杏黄色初阳下,薄薄春衫随风飘扬。

  世人称其为连珠合璧,顶盛之时足已与太阳争辉。

  只是后来,一位在七年前,死在了这冰冷宫墙之下。另外一位,去往南疆十一年,从未归京。

  他放下了诗书,卸去了傲骨,在沙场之上爬模滚打十余年,最后落个那般下场。

  姜玉堂袖子里手,拳头握紧。他抬起头,目光凉凉,语气平淡:“陛下怕是忘了,一年前,沈少卿早已战死南疆。”

  高位上那人许久未曾动作,过了好长时间后,才像是叹了口气。

  “是啊!”陛下点了点头,也许这个时候他也觉得可惜,只是那微妙遗憾没一会儿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