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节(1 / 2)





  握着手机,沈蕴看了良久,如果不是群发,蒋竞年应该会回的吧。

  可很长时间过去,手机再没有震动。

  沈蕴有点失望,放下手机准备睡觉。

  这时候,屏幕一亮,沈蕴连忙拿过手机一看,有条信息。

  nian:嗯。

  第23章

  蒋竞年式的答复, 简洁明了, 沈蕴心里喜滋滋的。她没再发信息过去, 而是摁灭手机, 钻进被窝里睡觉。

  大年初一清晨, 不到六点铃声大响。

  沈蕴迷迷糊糊起床,飘进卫生间。厨房里, 杨爱芳正在做素菜,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等沈蕴洗漱完, 杨爱芳已经将一碟碟的素菜装进篮子里。

  看到沈蕴飘出来,催促了两句:“速度快点, 等会人就多了。”

  沈蕴应了声, 像阿飘一样飘回房间换衣服。

  昨晚因为蒋竞年的两条微信, 她兴奋到凌晨两点才睡着,以至于此刻灵魂都不属于自己。

  c市陵园,来看望故人的群众将陵园挤得人满为患,甚至出动了好几辆警/车来维持秩序。

  门口是一排卖花的,一小篮一小篮, 价格就跟抢劫似的。外面卖十几二十,这里却要卖五十一百。

  沈蕴本想买一篮, 被杨爱芳拉住:“太贵了没必要,你爸知道我们去看他就够了,不会介意。”

  最后沈蕴还是买了一篮,直到沈世凡墓地,杨爱芳还在念叨浪费钱。

  沈蕴笑:“别人有的东西, 我爸也得有呀。”

  杨爱芳怀沈蕴那会儿,正是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最严格的时候。杨爱芳怀上沈蕴,是个意外,但意外既然来了,杨爱芳也舍不得打掉。

  那时候沈世凡的生意刚刚起步,正是最缺钱的时候。最后,两夫妻一商量,罚钱就罚钱吧。

  钱没了可以再赚,娃没了缘分就尽了。

  于是,为了生下沈蕴,沈世凡被罚了五万元。

  九十年代的五万元,价值远远超过如今的五十万。心疼是心疼了点,但在沈蕴降生后,沈世凡早就把这一点钱扔到脑后。

  杨爱芳第一胎是个儿子,在杨爱芳怀孕后,沈世凡做梦都想要个小棉袄,没想到生下来,真是个女儿,沈世凡笑得嘴角都咧到耳根。

  那时候朋友去看望杨爱芳,笑说沈世凡重女轻儿。沈世凡乐不开支,抱着小小的娃娃不撒手:“闺女当宝养,儿子当草养。”

  从沈蕴有记忆开始,沈世凡一直都很宠她,哪怕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工作越来越忙,只要一得空,沈世凡就会带着她和沈蕴全中国跑。

  但凡沈世凡出差,回来准会带各种好玩的东西给沈蕴。

  当时沈世凡最常说得一句话就是:别人有的东西,我们阿蕴也一定要有。

  那时候的沈蕴,就是个集千宠万爱为一身的小公主。

  墓碑上,沈世凡慈祥和蔼的笑容停留在四十五岁。

  早几年,沈蕴是不敢来陵园的,看到沈世凡的遗照忍不住会哭,反倒让杨爱芳安慰她。随着时间流逝,那种悲痛欲绝的情感变得不再那么浓烈。

  如今她已经能笑着和沈世凡唠嗑。

  说说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或者讲些生活中的小趣事。

  时光这玩意儿挺可怕,转瞬带走许多东西,比如生命、比如爱情、比如激情。可又不是那么一无是处,它能抹平人的伤口,带走仇恨。

  再回头看当初的伤口,结了疤,也就变得没那么痛不欲生。

  -

  沈蕴老家在c市,后因沈世凡的生意越做越大,才将全家的户口迁到s市。再后来,公司破产,沈家负债累累,在沈世凡身故后,又迁回c市。

  沈家大多亲戚在c市,之前沈家生意做得最大时,每年回老家过年,认亲攀客之人络绎不绝,直到沈世凡破产。

  沈蕴至今忘不了,杨爱芳在打了一晚上电话后,耷拉着头捂脸坐在房里哭的场景。那时候,十七岁的她开始知道,什么是人情冷暖、什么是世态炎凉。

  她倒不恨那些人。

  雪中送炭是情分,洁身自保是本分,何况,那时候的沈家确实是个无底洞。

  但也因此,这些年c市的亲戚已经断得七七八八,尤其在沈世凡去世后,那边的亲戚基本上没再来往。倒是杨爱芳这边,过年过节时有走动。

  大年初二,沈蕴跟着杨爱芳去小姨家做客,特地拿了好些从s市带来的特产。

  在门口,小姨看到两人拎着大包小包,热情地请她们进屋,埋怨道:“人来就行,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姐你这人真是,下次再这样我跟你急。”

  “知道了知道了,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杨爱芳随口应。

  小姨上下打量沈蕴,满眼欢喜:“阿蕴真是越来越漂亮了。”

  “谢谢小姨夸奖。”

  这时候,小姨夫从厨房探出头,望过来:“大姐和阿蕴来了?”

  “小姨夫。”沈蕴叫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