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节(1 / 2)





  “真的?”盼娣听到前面那句话就激动坏了,立马冲到了西屋,“妈!你回来了?你到底咋回事儿……”

  盼娣的声音戛然而止,片刻后,她跟游魂似的走了出来,两眼直勾勾的。

  毓秀上前拉过她,姐俩走到了西屋斜对角的墙边说话。

  “二姐你看到了?我还以为我看错了。”

  “我……看……到……了……”盼娣被吓得灵魂出窍,说话的声儿都是飘着的。要知道,眼下是七月里,又不是寒冬腊月的,何小红就算人是躺在西屋的床上的,身上却没盖被子。更确切的说,何小红是半躺着的,她靠坐在床头,表情空洞又茫然。

  好在,盼娣还是很快回过了神来,小心翼翼的往西屋张望了一眼,压低声音问:“爸没说点儿啥?还有,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奶不是说,妈去医院生弟弟了吗?”

  “我也不知道。”

  姐俩面面相觑了半天后,最终,盼娣还是又开溜了,她说她要去找招娣。

  找到招娣没费啥劲儿,可盼娣还是没胆子回家,总觉得心里怕怕的。一直磨蹭到快到午饭的点了,她俩才手拉着手互相壮着胆子回家了。且一回到家,就立马往灶屋里冲,反正这些天都是她俩负责生火做饭的,李桂芳还是挺放心盼娣的,每天早上盛好口粮,让盼娣自己拿。

  生火做饭,端菜上桌,拿碗分筷。

  这些事情原就是做惯了的,尤其盼娣是个手脚格外利索的人,做起事情来那叫一个行云流水,流畅得很。她甚至都没让毓秀沾手,只喊毓秀看好来弟,就跟招娣两个一起把午饭收拾出来了。等李桂芳和苗解放回来时,早已万事俱备,就差人了。

  毓秀小声的问:“要不要喊妈吃饭?”

  盼娣也没了主意,悄悄的指了指李桂芳,让毓秀问奶去。

  这时,李桂芳已经看到了俩孙女之间的小动作,摆了摆手:“不用喊。解放你再去拿个大海碗,装点儿吃的给她拿进去。”

  不用苗解放动手,盼娣已经一溜烟儿的飞奔去了灶屋,拣了个最大的汤碗,跑回来后又帮着舀了饭,还往饭上面挟了不少的菜,最后才双手捧着送到了苗解放跟前:“爸去送。”

  苗解放去送饭了,李桂芳往长凳上一坐,招呼几个孩子坐下的同时,顺势将来弟抱起来放在膝盖上:“有个事儿迟早都要说的,原先是不知道咋开口,不过现在你们也看到了……”

  “我没看到,二妹叫我别进去。”招娣只听说妈妈腿没了,可她不是很能理解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桂芳一瞪眼,招娣瞬间噤声低头拿筷子扒饭。

  “你们妈啊,为了生你们弟弟可是吃了大苦头了,差点儿就把小命给搭进去了。先前一直没回家,也是医生不让出院。这以后啊……”李桂芳面色格外得复杂,苗解放不知道咋跟几个孩子说这事儿,她也一样不知道咋开口。

  诚然,李桂芳是很想要个大孙子的,可她也是真的没想到会出这种事情。其实一般来说,女人生孩子最艰难的应该是头胎,可何小红的身子骨一向挺好的,虽说是懒散不爱干活,可并不是干不动活儿,只是单纯的偷懒而已。再一个,头胎二胎三胎四胎这不都是平平安安的吗?咋轮到小五的时候,就摊上了这种事情呢?

  “你们妈怀孕那会儿吃得不也挺好的吗?也没让她干活啊,连家里这些事儿都不做,咋就……生毓秀那会儿倒是半夜里起身滑倒了,可不也母女平安吗?生来弟时,还叫何小花给打了,哦,她是后来打的,可不也太太平平的?”

  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可事实摆在了眼前,李桂芳就算再想不通也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她抬眼看向左手边的三个大些的孙女,又低头看了看怀里的来弟,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你们妈本来就懒,现在好了,彻底不用干活了。招娣盼娣,你俩大一些,生火做饭就靠你俩了,起码农忙这段时间没办法了。毓秀,你也帮奶奶看着点儿来弟,幸好来弟不爱动弹,傻乎乎的也挺好。”

  来弟:……

  不是,您老人家说事归说事,咋还上升到了人身攻击呢?

  等苗解放垂着头回到堂屋,李桂芳就说了一声开饭了,下午还有一大堆的活儿呢。

  农忙的确是没办法,尤其苗解放还是他们生产队的老庄稼把式之一,这队上要说比苗解放会种地的人是不少,可既会种地又有一把子力气还完全不怕苦不怕累,永远冲在第一线的社员,却真的没几个了。别的时候倒是无所谓,可农忙赶收成呢,苗解放一个人抵得上起码两个别的壮劳力,缺了他可不行。

  再一个,前面半个月苗解放已经请了不少天的假了,也亏得还没到秋收,所以大队长也没说啥。可接下来肯定不行了,不说为队上考虑,再这么请假下去,回头分粮食时工分怕是都要不够用了。

  苗解放闷头吃饭,吃完后本来都要走了,临走前又进了西屋把空碗筷拿出来,还支会了一声:“我看那热水瓶里的水不多了,回头记得烧点热水。在医院里也是喝热水的,好像不能喝直接从井里打上来的水。”

  生怕家里人追问,苗解放又急急的添了一句:“我也不知道为啥。”

  “还有啥忌讳没有?直说。”李桂芳问。

  “就是让卧床休息啥啥的,让不能碰冷水,要喝热水吃热饭,还有那些药啊,每天都要吃的。”苗解放绞尽脑汁的想啊想,最后直接放弃了,“小梅说她明后天会过来的,不然到时候妈你问她吧。”

  “我咋就生了你这么个蠢东西呢?”李桂芳直接撵人,看到苗解放走了,她才又回头很是不放心的对几个孙女叮嘱了又叮嘱,完了还说要有啥事儿记得去找她,假如没找到她,就去李家那边找舅婆。

  舅婆就是李桂芳的娘家大嫂,也就是李兰香她妈,先前毓秀几个还没放假的时候,来弟就是托她照顾的。李家那边人口多,壮劳力也多,她就不用下地干活了,但人一多家务活儿也多,尤其家里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也一样忙得够呛。

  李桂芳平常很少去麻烦娘家人,可眼下她也没辙儿了,地里的活儿不等人,她只能先这么着。

  叮嘱完了之后,她还拿眼去瞧盼娣,直到这个平常她觉得最糟心的二孙女点头说知道了,她才放下心来。

  大孙女憨,三孙女乖,四孙女是个小傻子。平常没事儿的时候不觉得,真摊上事儿了,李桂芳还是比较放心最最糟心的二孙女。

  盼娣还是挺有能耐的。等李桂芳一走,她就使唤招娣去洗碗抹桌子,又让毓秀看着来弟。她本人则是去东屋那边翻箱倒柜,不多会儿就捧了一叠干净的屎尿布出来。随后就看她在院子里拉了绳子,把屎尿布一块块的搭在上头,由着正午的太阳暴晒着,顺便还将她爸收拾出来的摇篮搬到了屋檐下头。

  按理说,有些事情本该早就准备好的,可前头不是太忙活了吗?饶是李桂芳这个自诩经历了不少事情的人,也被这些事情弄得焦头烂额。地里的事情要管,家里还有小孩子放不下,那边医院里儿子傻儿媳更傻,李桂芳牵挂着三方的事情,能想起来这些琐事才叫怪了。

  等招娣把碗筷收拾好后,盼娣又让她生火烧水。

  其实,乡下地头真的没那么讲究的,就不说大人了,连半大不小的孩子都是渴了直接舀水缸里的生水喝的。因为平常洗衣服啥的,都是去溪边河边的,水缸里的水则是用的井水,挺干净的,直接喝也没啥。可既然医生说了不能喝,那就烧呗。

  毓秀看着两个姐姐脚不沾地的忙活着,又扭头看看小妹妹。

  来弟继续懵圈中,她还在回忆剧情。要知道,现在才七六年啊,在她原先的计划里,她是打算长大后努力学习,就算考不上京大清大,也要考个京市的普通大学。再往后,甭管是找个稳定工作慢慢熬,还是积攒点本钱下海做买卖都可以。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才是她篡改剧情之时。

  换句话说,至少在十五年里面,她是不打算搞事的,只想怂着发育。

  再就是,她原本是九零后,对于九十年代的情况比较清楚,哪怕有些事情自己不记得了,也听家里人提过的。对她来说,只有迈上了自己熟悉的年份后,才能大着胆子可劲儿的搞事,不对,是发展。可谁能告诉她,为啥她才两岁,剧情就崩了呢?

  西屋里的何小红一直很安静,可她一个人安静也没用,因为不多会儿小婴儿的哭声就响彻苗家院子。

  苗家唯一的孙孙啊,先前因为睡得喷香一直没出声,结果现在睡饱了,哭声震天不说,还伴随着一股子屎臭味。没办法,大夏天的,就算因为月子还没过的缘故,西屋的窗户是关着的,可门却是虚掩着的。其实也是因为乡下地头没那么讲究,就连何小红前面坐月子,时间倒是都坐满了,不过后面都是出来跟大家一起吃的饭。这要是冬天忌讳还会多一些,盛夏时节就更不讲究了。

  没等盼娣进去送屎尿布,何家人就来了。

  何母是一个人来的,她听人说苗解放俩口子已经回来了,就慌慌张张的往苗家这边跑,进了院子就直奔西屋,不多会儿屋里就传来了何母的哭喊声:“小红啊!你这是咋的了?不是说你大出血难产吗?咋、咋还能断腿呢?哎哟这往后的日子该咋过啊!!”

  原本,西屋里只有小婴儿的哭声,何小红面无表情的哄孩子。等何母的哭声响起来后,就仿佛打开了何小红的情绪开关,她也跟着落了泪:“妈……妈,我的命咋那么苦呢?你说我以后该咋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