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5章(1 / 2)





  从老王那打听来,梁沫离婚的事情,不知怎么地,叶楠有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更有甚者,他觉得梁沫要比他可怜的多。

  有个人对比后,他莫名的心情愉悦了,也生出了点了不同的想法。

  梁沫对安大同没有男女之情,但有朋友之意。

  安大同对梁沫呢,叶楠吃不太准,他们这个岁数的人,都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感,他能看懂梁沫,却看不懂安大同。

  看到两个人笑,叶楠有了一种紧迫感,所谓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他相信,在梁沫那个村子里,或者临近的村子里,找不出能和梁沫匹配的人。

  可安大同就不一样了,这是个好男人呀。

  同样自认为是好男人的叶楠,也不得不承认,安大同是个好男人,比他还要好的男人,安大同这个人的包容心太强悍了。

  “没什么……”梁沫和安大同异口同声的相视一笑,两个人都清楚,两人只可能是朋友,不太可能产生什么男女之情。

  搁在以前,梁沫在都城的时候,之所以觉得安大同好,那是因为,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她觉得自己在都城无法立足。

  可现在不一样了,她能自己养活自己,还可以生活的很好,无需再为所谓的五斗米折腰,跟一个不爱的人在一起,不仅仅委屈了自己,也对不起人家。

  梁沫很清楚这一点。

  “是吗?”叶楠不觉痕迹的挤入到安大同和梁沫中间,开口问道:“你觉得这里怎么样,能不能也来个那个什么认领之类的。”

  谈到了挣钱,梁沫的兴致大起,忙点头道:“我太喜欢这个地方了,只是有一点。”

  梁沫露出点为难的情绪:“这里开不成我的农家乐,会少挣不少钱,也不会有我们村子里那么淳朴的人,那么好骗。”

  叶楠当然知道梁沫垄断了村子附近的所有农家乐,她依靠的是他那个五年的合同。

  这里,可没有人会让她定那样的合同,钱自然就挣少了。

  “什么农家乐?”安大同离两个人最近,插了话进来,。

  梁沫将自己开农家乐的事情说了说,安大同一听非常高兴的说道:“农家乐是没有,不过我有一个度假村在这里,客房也不少,以前一直作为定点的疗养度假区,现在形势不好,渐渐成了鸡肋,正想找点别的方法,这样,你帮我改造,我给你干股怎么样?”

  梁沫听到这话,眼睛闪闪发亮,看安大同就好像他镀了一层金子一样,恨不得上去咬一口。

  叶楠看梁沫的财迷的样子,脸色阴了一下,很快就恢复正常:“先去看看茶山,看完以后,再去你那个度假村去看看。”

  叶楠刚刚那一闪而过的不快没有逃过安大同的眼睛,安大同强忍着想要调侃叶楠的念头,他颇有深意的看了梁沫一眼,这个女人还真是有运气,叶楠是个好男人呀。

  在叶楠的心中也有同样的想法,他觉得安大同是个好男人呀。

  梁沫不知道两个男人心中的想法,只想着这个钱该怎么能挣到自己的口袋里。

  边走边看,边看边走,终于来到这座茶山最著名的那片古茶树的区域。

  相比全国闻名的那些古茶树,这片茶山的古树显得有些落落寡欢,无人问津。

  梁沫也知道,那些全国知名的古茶树,不需要做什么广告,早就有茶商和茶叶发烧友将那些茶树包了。

  而这片区域,虽然在也普洱茶的产区,但由于不太出名,便有些不被茶商看好。

  不过梁沫所面对的不是茶商而是游客。

  普洱热虽然渐渐消退,但也是热过的,宣传起来,会比家里那些茶树更有噱头。

  就是不知道这些茶树产的茶的味道怎么样。

  “梁小姐怎么样,感觉我这适合你那个营销计划吗?”马永帅指着其中的一棵树说道:“这棵树也有几百年历史了,除了这些,我们这里还有几十年的,就是因为产区的问题,有点姥姥不疼奶奶不爱的。”

  “茶怎么样?”梁沫没管马永帅的自催自擂,一针见血的点出问题关键。

  原本将梁沫当小孩子糊弄的马永帅在安大同和叶楠的嗤笑中干咳了一声。

  “当然也是不错的,我这里有从这些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茶饼,每个茶饼都是由采的单株茶树上茶叶制成的。”

  看来这马永帅也是行家个梁沫来之前了解了一下,有些茶叶发烧友,讲究纯料,而单株古树的纯度最高,有些茶商和发烧友就到就直接到老班章这样的村子里,看好一棵古树,押上万元钱,让茶农专门采摘这个古树上的茶叶。不过,单株茶产量很少,一年一棵树就产五六斤左右,树林非常大的古树也禁止过度采摘。

  马永帅这种制茶方法,正是这次营销的关键个,叶楠曾经说过,马永帅库房里已经积压了不少茶饼,好在是普洱是喝陈茶,虽然积压但不影响销售。

  只是压的茶多了,资金收不上了,经营就有困难了,所以,马永帅很想快速的消耗库存。

  这也是梁沫这次来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

  ☆、第一更

  第六十九章

  尝过马永帅的茶,梁沫感觉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那次安大同带回来的醇厚,也算是上品。

  晚上,叶楠他们几个说要去拜访几个朋友,梁沫听出来他们话里的意思,好像是不方便带她去。

  梁沫正好想找个空闲的时间,将自己思路整理一下。

  她在网络上的宣传已经有了口碑,因为信誉良好,她微店有很多回头客。

  她朋友圈里绝大部分都是来过自己农家乐的游客。

  梁沫试着将在这里所见所闻发到朋友圈里,包括她最爱的青稞酒和鸡肉烂饭。

  下午喝茶时,梁沫也拍了不少照片。她将自己了解到普洱茶的知识结合冲泡手法一并通过订阅号发布出去。

  不得不说,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的反馈速度立竿见影,很快就有不少人表示,好希望能来这里看看,也好希望能有一棵自己的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