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章(1 / 2)





  在得知衣服价格的一瞬间,二嫂就把梁沫想成了一个财神爷,一件衣服万八块钱,那得有多少钱,才能将这么贵的衣服说送人就送人。

  想到这里,二嫂又有点觉得梁沫小气,才给了贝儿一千块钱。

  随便买个衣服花那么钱,好不容易回趟家,才给这个几个小辈,这么几个钱,实在是太吝啬。

  二嫂虽然将梁沫给的衣服当个宝贝穿,可心底还有点嫌弃这是梁沫穿过的衣服,她总觉得梁沫这么有钱,应该送给她一件新衣服才对,怎么说也这么长时间没见了,就送了一件旧衣服真是说不去。

  人总是越不知足就越不知足,二嫂看见梁沫进了自己店,就想到梁沫兜里有不少钱,琢么着该怎么让梁沫拿出点钱来。虽然没想到好方法,不过和梁沫关系一定要搞好。

  二嫂对梁沫的笑容更灿烂了。

  晚上,从镇子上返回家里,梁沫浑身上下不舒服,总是觉得二嫂热情的有点过。

  又一想,自己长时间不回家,稍微过一点也有情可原,难不成,人家对自己冷漠才是好的。

  一路上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

  钱那钱,该怎么挣钱呢?

  梁沫觉得自己想钱想的都要疯了。

  下了车,还得往家走一小段的路,身边驶过一辆宝马x7,这种车在自己这个村子里还不多见,车牌竟然是都城的。

  梁沫惊异地看了看车驶的方向,好像是那个院子的方向,能盖那么个院子,开这个车也不稀奇。

  “钱那钱……”梁沫嘀咕着。

  一路心事重重的回到家,梁母正在做饭。

  梁沫拿出手机刷朋友圈,现在朋友圈越来越多做广告的。

  想起今天闲逛一天的结果,梁沫有了想法。

  经过了一夜的简单分析,梁沫设计了一套自己的创业模式。

  虽然不知道能否可行,可梁沫感觉无论是什么总要试试。

  听说二哥今天要去进货,梁沫早早就起床赶到镇上。二哥家有一个面包车,专门为了进货用的。

  跟二哥到购买特产的批发市场,相比之下,批发市场更专业化一点,卖什么的就专门卖什么,不似特产一条街那么杂乱。

  梁沫跟着二哥转,听二哥怎么讲价,分辨东西的好坏。

  一晃一个月,梁沫试着自己逛了逛特产批发市场,买了不少东西,拿到店里给二哥看,得到肯定的结果之后,梁沫觉得应该开始启动自己的事业。

  她买了新的智能机,购了新号,建了自己的微店,和其他人微店不一样,梁沫的微店面对的不是自己的朋友圈。

  她面向驴友群,驴友大多都是自驾游,不会被导游拉到指定的购物点,他们更喜欢自己逛。

  梁沫很大一部分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驴友,混到他们qq群,微信群当中。

  当感觉自己所面向的人群足够广泛后,梁沫开始自己的第一次宣传。

  她的微店中,不仅仅是出售特产,同时还定期将分辨特产好坏的方法告诉大家。

  梁沫觉得做微店既然不受地里位置的限制,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长久,想要长久,童叟无欺,价格公道,诚信经营是王道。

  梁沫的价格定位相比杂乱无章的特产一条街的商品来说,更合理,也更透明。

  当然,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宣传过后,她先后被几个驴友群的管理者踢了出来。

  好在,她加的群够多,这些损失不伤筋动骨,影响不大。

  为了避免引起更多的人对她这种销售行为的不满,梁沫没有一位的宣传自己的小店,她拍摄了村子里的茶山,小溪,山林,花草,采茶的茶农,具有特色的小吃,甚至还有喜欢在旱烟烟雾里陶醉的大黄狗。

  渐渐的,她发现买东西的人还是没有,却有不少人加她微信,跟她私聊,想要知道照片中这么风景优美的地点是哪里。

  对于这莫名奇妙的意外收获,梁沫反而又有了新的创意。

  现在有不少的农家乐,她们这个镇子里也有不少,只不过那些村子离镇子比较近,不像她家这里这么偏僻。

  当然偏僻也有好处,这种原色原味更符合驴友的爱好。

  看了看自己院子,还有两个空余的房间。

  梁沫出钱让母亲找人把房子刷了,又买了新床,新电视,还安装了村里很少有人用的空调。

  老两口虽然不明白梁沫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想着女儿从大城市来,做什么都有道理。

  到是大嫂三天两头来一次,看着新屋子眼睛闪闪发亮,嘴上没少说想让大宝和二宝搬过来住。对于大嫂的想法,梁沫乐呵呵的不吭声,见梁沫不回应,大嫂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硬是让两个儿子住这里。

  ☆、第60章 驴友

  第六十一章

  感觉万事具备了,梁沫主动联系上曾经跟她私聊过的驴友。

  由于梁沫家的地点比较偏僻,近期还没有什么长假,大多数驴友也只是问问,不过苍天不负苦心人,梁沫最终还是敲定了一小撮人,这一小撮人正好五个,梁沫家新装修的房子刚好住得下。

  总体确定了房间一夜的价格,梁沫和驴友约定了到达日期。

  自家的院子虽然不大,好在够干净,也没有什么猪圈之类的气味难闻的牲畜。

  想着驴友来了都喜欢吃个新鲜的东西,梁沫特意让梁母多准备了一些野菜和当地的特产,还去邻居家买了几只自家养的鸡。